首页 / 实时资讯 / 央行牵头定规则 金融业数据跨境流动合规指南落地

央行牵头定规则 金融业数据跨境流动合规指南落地

3838资料
3838资料管理员

  共108项被视为具有出境必要性的金融业务场景。

  金融业数据跨境流动如何保证更安全?一份合规指南正式落地。

  近日,央行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促进和规范金融业数据跨境流动合规指南》(下称《指南》),便利数据跨境流动,这一举措在金融领域引发广泛关注。

  《指南》梳理形成常见金融业务场景61项,连同可免合规义务的场景,共108项被视为具有出境必要性的金融业务场景。同时明确金融从业机构需确保业务与数据处理活动符合法律和管理要求,才可向境外提供数据。

  市场分析认为,在数据跨境流动需求日益增长的当下,《指南》为金融业的高水平开放与数据安全管理提供了关键指引。

  满足金融开放需求

  随着金融领域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步伐持续加快。外资金融从业机构纷纷在华拓展业务,中资金融从业机构也积极迈向海外市场,数据跨境需求愈发迫切。

央行牵头定规则 金融业数据跨境流动合规指南落地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要“建立高效便利安全的数据跨境流动机制”。

央行牵头定规则 金融业数据跨境流动合规指南落地

  2024年,国家网信办出台《促进和规范数据跨境流动规定》(下称《规定》),为金融业数据跨境流动管理要求的优化创造了条件。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着重提出“加快完善数据基础制度,深化数据资源开发利用,促进和规范数据跨境流动”。在此大背景下,《指南》应运而生,进一步推动金融开放,激发市场活力。

  业内专家认为,《指南》统筹发展与安全,为金融从业机构提供了清晰明确的跨境流动规则,使金融业数据跨境流动更加安全、有序、高效。这对于提升金融高水平开放程度,营造更加友好包容的营商环境,增强我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竞争力和规则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明确规则要点

  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自2024年3月起,中国人民银行牵头成立金融数据跨境专项工作组,开启了《指南》的制定征程。工作组组织了各类型中外资金融从业机构,深入调研跨境金融业务需求。

  通过梳理业务场景和出境数据项清单,经过充分地研究论证,最终形成《指南》。该过程解决了金融从业机构在数据跨境流动过程中面临的部分难点、痛点。

  2025年4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组织专题解读会,向相关管理部门以及各类型中外资金融从业机构深入阐释政策要点,回应机构关切。

  从内容来看,《指南》重点围绕个人信息和重要数据出境,明确了金融业数据跨境流动规则指引。在可免予申报数据出境安全评估等合规义务方面,针对跨境支付、跨境汇款、跨境开户、跨境购物等活动情形,结合金融业务实际,扩展形成47项具体金融业务场景,全面衔接《规定》第五条相关要求。

  其中,对于无法免于数据跨境相关合规义务,但又有数据出境需求的情况,梳理形成常见金融业务场景61项。连同可免合规义务的场景,共108项被视为具有出境必要性的金融业务场景,这相当于完成了一次行业级数据出境安全预评估工作,有助于提升后续国家网信部门评估效率。同时,明确金融从业机构需确保业务与数据处理活动符合法律和管理要求,才可向境外提供数据。

  业内专家表示,《指南》的发布既为金融从业机构在数据跨境流动方面提供了明确的操作指引,助力金融业务高效开展,又通过规范流程和要求,切实保障了金融业的数据安全。未来,随着《指南》的深入实施和不断完善,我国金融业数据跨境流动方面将迎来更加规范、有序且充满活力的发展新局面,有利于推动金融高水平开放。

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